“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每当我听到《歌唱祖国》这首熟悉的歌时,我便会热血澎湃,激动万分。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自豪,我骄傲。
2019年十月,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回首这7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今天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70年沧桑巨变,中华大地山河壮丽、欣欣向荣。
我是娄底管理处经开区收费站一名普通的收费员。1994年接父亲的班进入交通系统工作,在交通系统工作的这25年正是湖南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通达的发展过程。作为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一名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亲身经历了湖南省从1994年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建成通车、实现“零”的突破,到2018年高速通车里程达6725公里、跻身全国第4位的历史性跨越。
父亲是在原省交通厅地方铁路管理局工作。1959年参加了益灰铁路的建设。当时的建设全部是靠人工肩挑手挖,仅有的机械就是土车子。仅仅用了200天,42公里窄轨全线开通。比征地折迁的时间还要快,创造了当时的湖南交通建设奇迹。
1994年父亲因病退出工作岗位,从小感受父亲对工作的认真和对湖南交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接班,子承父业,继续在父亲奋斗和奉献了一辈子的交通岗位上努力奋斗。
1998年,病危的父亲在送往长沙急救的途中离世。当时益阳与长沙间的唯一通道就是319国道,长益高速公路和益阳火车站都在建设中未开通。319国道交通状况复杂,从益阳去长沙都要走几个小时。父亲在弥留之际抓住我的手说:“只想亲眼看到长益高速公路通车,只想亲眼看湖南高速四通八达。”这是父亲的遗憾和期盼,也是全省人民的期盼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002年潭邵高速公路开通,标志着湖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了1012公里,一举跃居当时全国第九位。那时候都还是人工收费使用手工票据,面值从5元、10元……一直到300元,由收费员个人领用、核销和保管,如遗失要赔等额现金核销,收费员上班要带三个箱子:手工票据箱、纸质通行卡回收箱和钱箱。下班做报表都要一二个小时,全是人工统计通行卡,核销手工票据,要求钱、票、卡三者相符。如遇长短款,就要重新清点和核算,废时废力,效率还不高。2004年全省高速公路实行电脑辅助收费,全部信息报表数据等都由电脑控制,大大减少了人力支出,提高了工作准确性和效率。
接下来湖南高速公路进入大建设、大跨越、大发展时期。现在全省121个县市区(石门县预计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出省通道25个,形成“六纵六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随着高速公路体制改革的深入,ETC电子收费的普及,三湘大地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湖南高速公路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在湖南高速公路,正是因为一代代高速人的坚守和奉献,才有今日瞩目三湘的成就,正是一代代高速人勇于担当作为,敢为人先,变天堑为通途,创造了一个个惊艳世界的交通奇迹,如雪峰山隧道、矮寨悬索桥等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嵌在三湘大地上,使湖南高速光彩夺目。